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惨淡”背后
来源:新华网 作者:岳瑞芳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专电(记者 岳瑞芳)在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在2012年遭遇“滑铁卢”。2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暨芷兰雅集2012年度峰会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受宏观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艺术品市场的调整不可避免,但调整过后,市场各参与方渐趋理性,有助于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从一路高歌猛进到直接掉头向下,2012年艺术品市场的变化可谓用“惨淡”来形容。雅昌艺术品市场监测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大中华地区艺术品秋季拍卖成交总额为255.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0%,成交规模近乎“腰斩”。 在出席芷兰雅集2012年度峰会时,雅昌艺术品市场监测中心负责人关予介绍,2012年秋拍期间,全国共有272家拍卖公司举办了秋季拍卖会,上拍拍品数量总计28万件,其中仅11.6万件成交,成交率42%。特别是衡量市场热度的高价拍品数量急剧下滑,以亿元拍品为例,2010年秋拍中,成交价上亿元(含佣金)的拍品有16件,2011年春拍也出现了15件亿元拍品,而2012年秋拍,截至目前仅有1件亿元拍品诞生。 另据中拍协此前披露的2012年春拍数据显示,春拍期间,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时等市场前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总成交额97.67亿元(含买方佣金),与2011年春拍相比成交额全面下降,已基本回落到2010年春拍水平,资本对市场的支撑已明显减弱,对高价位拍品的追逐也明显下降,市场回调已成定局。 对此,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北京匡时拍卖公司总经理董国强在出席峰会时表示,虽然艺术品市场总体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但最关键因素还是市场资源枯竭速度太快,不足以支持行情继续向前推进。目前市场上好的拍品越来越少,不少人花钱买后就“雪藏”起来,导致拍卖公司征集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目前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其次,以投资特别是以投机为目的的资本陆续退场也是此次调整的重要因素。2011年,各种艺术品基金在国内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将资本转入艺术品市场谋求暴利。随着2011年秋季市场步入调整,各路资金的投机热潮也在逐步退却。 记者了解到,虽然各方对市场“调整”已达成共识,但对市场预期及何时“见底”仍持异议。艺术批评家朱其认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疯狂和泡沫化之后,目前市场正逐步回归常态,不存在“见底”的问题,好的艺术品诞生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购买的速度。收藏家刘锡荣则依据多年的收藏和市场研究经验分析后认为,此轮调整至少持续两、三年,市场各方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不过,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副总裁寇勤对市场看法则相对乐观。他认为,艺术品市场遭遇的最坏状况已经过去,经过1年多的调整,无论是成交状况、市场行为还是各方心态都在逐步向好,市场下滑的势头有所缓解,明年的艺术品市场在宏观经济向好的背景下也将略有回升。特别是经过此轮调整,艺术品投资的心态、投资取向和行为都将更加规范,拍卖公司之间“你超我赶”的创纪录、收藏者不顾自身能力扩大艺术品投资规模等现象也有明显改观,市场参与各方渐趋理性,有助于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上一篇文章:2012年收藏十大事件盘点
·下一篇文章:2012中国美院平面设计艺术节开幕 图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china-baby.net/news/artdt/121225104557DBDI559D72478FAB07A.htm
相关新闻
佚名 |
金子 |
佚名 |
佚名 |
和苗 |
白旭 |
王坤宁 |
白瀛 |
关贤一郎 |
张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