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心得:父母的唠叨会变成教育的“毒药”
当前位置: 主页 > 家长课堂 >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

教子心得:父母的唠叨会变成教育的“毒药”


栏目: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      作者:佚名

  只要是正常的一个人,谁都不喜欢被唠叨。在教育孩子上,也是如此,如果家长唠叨多了,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不能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唠叨是一种关心,也是父母“爱之切,恨之深”的表现,如果没有爱的关系,绝少出现唠叨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许多喜欢唠叨的人,很少能主动发现自己是唠叨的人!不仅如此,很可能还感觉自己说的不多。所以,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能认识到自己 的问题,也就没有改变的可能。想验证自己是否是一个唠叨的人,方法上也很简单,去买一个录音笔或摄像机,让孩子或其他家人偷录,自己找时间听听或看看,立 马就能得到答案。

  既然唠叨那么招人反感,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父母唠叨?

  第一,唠叨是一种畸形的“爱”。许多父母为了自己孩子,可以说是“鞠躬尽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心甘情愿为孩子吃苦受 累,可惜唠叨只是费力不讨好的方法。另外,幼小孩子由于认知问题,很难理解家长的关心。所以,家长遇到孩子的问题,与其不停的唠叨,远不如用事实和行动来 说服和教育孩子,反而效果会更好。

  第二,过度关爱,和孩子的生长速度不匹配。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他们什么都不会,父母对孩子事无巨细的照顾,那怕是不停地嘱咐也是应该的。但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不再是“小不点”了,此时再对孩子已掌握的能力或他们想尝试的行为,家长不厌其烦地“说教”,孩子必然不愿意听。所以,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千万别唠叨。

  第三,家长缺乏安全感,或是一个自卑和不自信的人。如果父母是这样的人,其生活的满意度必然较低,他们为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往往 会借助品牌物质和炫耀孩子,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赞许。于是,这些父母会要求孩子做到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而孩子难于完成时,就开始无休止的评论、比较,甚 至是抱怨、诉苦,以期孩子能够“达标”。参见《当你遇到喜爱炫耀自己孩子的父母》。

  第四,父母会唠叨,重要原因之一是亲子关系不佳。人与人关系疏远的重要标志,就是“无话可说”或不愿应对,于是就出现了一方高举“免战牌”,一方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可这样的做法将进一步加深相互距离感。所以,与其说那么多“心里话”孩子不听,还不如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或自己是否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

  第五,父母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不知不觉中唠叨越来越多。每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家长既没有原则和界线,又舍不得按照事先约定惩罚孩子,或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只好学习祥林嫂,不停的唠叨了。一般孩子对最初几次的唠叨,还是能听进去一部分的,家长就感觉“管用”会延续使用,可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第六,唠叨是父母有太多的惯性思维,没有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每当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总是按照成人的处事原则来判断孩 子的对错,完全忽视孩子的发展特点。所以,只看结果的做法,不仅会用自己的话打断孩子的话,还认为孩子是“狡辩”。这直接导致父母失去信任,并使孩子自尊 心遭到伤害,严重的会自我封闭,不再和家长说任何事情!

  第七,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望太强。不能否认,很多父母也真为孩子付出了一切,不管是时间、金钱和精力上。但父母这些做法的前提, 是孩子要听自己的“话”,如果孩子幼小没有反抗力量而不啃声,父母就感觉自己没有威望,于是就不停的“苦口婆心”。当面对青春期反叛的孩子时,孩子的对立 就让家长不停“诉苦”,变成了一个“怨妇”!

  第八,父母的唠叨,往往是家长有过高的期望。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所有希望,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和期望考入名校,并作为 教育“成功”标志。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没有按照自己期待的步骤去做,父母就忽视孩子丰富的感情世界,指望通过督促来促进孩子。其实,这种无情和过度强化 的教育方式,反而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

  第九,父母的唠叨,往往出于家长对孩子什么都想了解。现在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物,也生怕孩子走上歧路,于是事无巨细地想知道孩子日常的一切。如果孩子不愿说,父母就会不停的唠叨追问。可问题是,幼小的孩子难于记住当天所发生的一切,而童年期以后的孩子,假设没有良好亲子关系,他们甚至连露脸的事都不愿说。

  第十,唠叨的出现,是交谈双方的兴趣点不一致。不少家长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往往是从成人的角度来说,比如关注孩子的成绩、人 品、健康等,而这些对孩子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若加上父母更看中结果而忽视过程,就使亲子交流缺乏共同的语言。所以,家长经常会插孩子的话,孩子由于思维 被打断很难恢复,交谈直接变成了父母的唠叨。

  上面啰嗦了这么多,其实,父母的唠叨都是一种负面情绪,也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从理论上说,适度的焦虑是比较好的现象,促使人们改变。只是当父母 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变得唠叨时,要想一想弱小的孩子,他们是否能承受你的负面情绪宣泄?所以,父母要尽可能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当孩子负面情绪已经累 积时,就不要再絮叨了,因为此时你说的话,孩子已经听不进去了。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动画片并非一无是处 重点在家长引导

    下一篇:警惕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中国   时尚文化网   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演讲与口才训练   高考智库   现代家庭教育网   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城市品牌建设网   旅游风景名胜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   健康生活网   营销策划网   企业培训网   校园文化建设网   VI设计知识网   民俗文化网   书画交易网   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间故事网   雕塑设计艺术网   收藏投资知识网   家长学院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广告设计知识   中华武术网   西湖风景文化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珍珠文化   刺绣文化   杭州休闲娱乐   学习力教育中心   学习力训练   中小学教育网   温泉旅游度假   千岛湖旅游   学习型城市建设   域名投资知识   世界民间故事网   小故事大全   世界休闲文化网   童话故事   中小学生作文网   余建祥工作室   小说大全   休闲娱乐   思维训练   阅读地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收藏域名展示   爱情文化网   玩中学   笑话大王   遇学习   科技前沿   趣味地理   趣易理   八福居   中国书画网   股票投资知识   思维谷   中华人物谱   高考季   学习型校园文化   中外历史文化   中国茶文化网   国际经济瞭望   国际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撩妹情话   天赋教育观察   文化艺术传播   艺术教育知识   艺术收藏投资   名模期刊   科幻选刊   校园文化建设   八卦晚报   宝岛期刊   家庭文化网   漫谈家风   教育百科   贝壳书画   学习力教育研究   中国儿童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