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育
来源:宝宝成长网 作者:佚名
逐步增强,能记住自己的盥洗用品、玩具和几个小朋友的名字。2岁半时能记住儿歌和童谣。记忆再现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如2~ 3岁的小儿和父母分开几个月后仍能认识。但是,婴幼儿的记忆是无目的、无意识、短时为主的;利用形象鲜明和有兴趣的物品,能促进其记忆。因为缺乏知识和经验,小儿的记忆常不准确,有必要在生活中进行反复的记忆训练。
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现象的概括反应,包括概念形成、判断和推理,即:先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形成各种概念;再用许多概念来组成判断,用判断来推理,产生思想。所以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是获得新知识的必经途径。高层次的思维发生必须有言语作基础,其发展比前几个认知过程都迟。婴儿有较低级的,以具体形象为特点的思维,又称前言语性思维。l岁后小儿在言语发展的基础上出现抽象逻辑思维萌芽,但其形成主要靠直觉行动,概括水平也低。如3~4岁时已知道橘子是好东西,知道自己吃了妈妈会高兴。但此时小儿还不会推理到“因为橘子是好东西,所以吃了妈妈会高兴”的较高思维阶段。促进小儿思维发展,必须从两方面做起:
(1)前言语性思维主要靠动作发展来形成,所以要尽量增加他们接触、认识环境的机会。
(2)思维方式向抽象性、逻辑性发展需有丰富的言语作基础,所以要创造言语发展的环境,鼓励其提问,并用尽量完整的句子来回答问题;不断丰富小儿的词汇,尤其要注意教育中的挥发性。
儿童心理发育(中)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媒介的心理活动,又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情绪是这种反映的较短暂状态,有:满足自身需要而引起的态度及体验,如愉快、高兴、欢欣、满足、舒畅等;因违背自身意愿而引起的否定态度及体验,如愤怒、忧愁、哀怨、憎恨、烦恼和绝望等。情感则是指这种反映的稳定、持续的态度反映,如责任感、义务感、道德观、美感等。小儿生活经历短暂,尚不足以形成情感。但他们未来生活中的健康情感形成,却有赖于早期生活中健康、良好的情绪体验。情绪反应能力是小儿适应生存的手段。新生儿就有各种情绪表现:吃饱后就安静,饥饿或不适时就哭闹。2~3个月时,吃饱、睡好后会微笑;有人逗他时,会全身活跃或笑出声;5~6个月时,对新鲜玩具有欣快和跃跃欲试感;6~7个月时产生与(父)母亲的依恋,对陌生人的怯生情绪;8~10个月开始表现出分离时的焦虑情绪,并越来越强;12~16个月达到高峰,18个月后开始减弱。1.5~2岁的孩子已有鲜明的个性情绪,如快乐、高兴、害怕、厌恶。情绪表现多是短促的、爆发性的,而且容易从一种情绪迅速转变到另一种。如对小朋友有妈妈抱表现出妒忌,但当小朋友受到责罚时又迅即表现出由衷的同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步变得比较稳定。小儿3~4岁时,随着活动空间扩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加上一些不切实际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愤怒、妒忌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体验。例如,3岁时易对动物、黑暗、雷电等产生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恐惧情绪将减少,而愤怒情绪可能增长。小儿通过愤怒来达到某种期望,或试图引起别人注意。妒忌也是一种愤怒和不满的情绪表露。
依恋
依恋,是小儿与其双亲间一种特殊、持久的感情联结,属小儿早期重要情绪之一。小儿喜欢和其依恋的人接近,感到舒适和愉快;遇到陌生环境和人时,双亲的存在使之感到安全。依
·上一篇文章:婴幼儿喜欢咬人为何因?
·下一篇文章: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china-baby.net/news/xinli/074315361038C413AFF2IK155J34IJ.htm
相关新闻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林芳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